一、項目背景
從企業的持續經營與發展看,人才培育和訓練是當務之急,企業要想實現人才持續“自給自足”,就需要建設內部人才培育“管道”,而培訓師資和課程作為 “管道”中不可或缺的兩大關鍵要素,受到了越來越多企業的重視。但重視歸重視,實際情況卻是:① 內訓師缺少課程開發技能,重“演”輕“編”,課程演繹成了無源之水。
② 企業缺少對培訓內容的有效挖掘,重“傳”輕“挖”,培訓傳播價值難提升。
③ 課程和講師斷裂,有“師”無“課”或有“課”無“師”,企業資源浪費。
基于以上現狀,以企業對課程和師資期望為背景,以課程內容和師資核心問題為線索,在傳統TTT課程基礎上,通過以下三項措施,幫助內訓師少走彎路,快速掌握編、導、演技能,讓內訓師真正做到學習結束后,就能拿著自己開發的課程去授課、傳承。
本項目彌補了傳統《TTT培訓師培訓》重演繹、輕內容,內容和講師斷裂的弊端,強調:
① 先“內容”,后“演繹”:先訓練開發的課程的技能,再訓練演繹課程的技巧。
② 先“深挖”,再“廣傳”:聚焦企業需求的主題,先學會深挖課程內容的方法,再學習授課及傳播的技巧。
③ 先“課程”,后“講師”:先定課程,后定講師,課程和講師對應,實現“內訓師有特定課程講,特定課程有人可講”。
④ “以編帶演,編演互動”:在課程編寫中關注課程講授方法,二者相互促進。
![]() |
三、項目特色
豐富教學手段,每個階段都融入“學、練、賽”環節,讓學習壓力與創造活力并存,減少學習的疲憊感,保持學員高度參的積極性。
A. 學——針對核心能力導入關鍵知識和技能。
聚焦現階段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,識別哪些問題可以用培訓解決,通過項目經驗沉淀,案例組織提煉,開發成培訓課程。
B. 練——仿真演練,知識技能的行為轉化。
每個階段結束,以小組為單位對學員輔助,優化內容,形成標準課題,標準培訓課件。
學會課程演繹呈現技巧,可以完整自如的呈現課程。
C. 賽——以賽帶練精英角逐,高效的行為鞏固和內化。
每階段結束后,以小組為單位進行PK。
沉淀兩類課程:以業務流程為導向的課程,以崗位任務為導向的課程。
四、項目實施步驟
1. 項目管理團隊:包括項目領導小組、項目執行小組、專業實施小組,項目小組之間團結協作,以身作則,嚴格要求,讓項目100%執行。2. 項目領導小組:由企業方培訓相關負責人、1-2名輔導顧問組成,主要工作是確定項目執行方法,確保項目質量,參加重要會議,支持項目執行小組工作。
3. 項目執行小組:由項目執行組長1人、項目協助人員2人組成(企業方相關成員),主要工作是全程參與項目實施,協調資源配合項目實施。
4. 專業實施小組:由項目經理及相關人員組成,主要工作是保證項目正常推進,執行項目方案的完成及與企業方的溝通協調、協助講師及顧問的各項工作。
五、項目實施思路
項目階段 | 項目說明 | 成果產出 |
第一階段:啟動調研 | 營造氛圍、塑造價值,高層支持、立體宣傳 | 確定開發的課程主題 |
聚焦業務、精選課題,層層選拔、人人參與 | 甄選課程開發人員 | |
第二階段:內容開發 | 資料收集、精心準備,深入研討、全面分析 | 課程說明書 |
聚焦業務、問題導向,多方溝通、實用實效 | 課程大綱 | |
結構清晰、版面整潔,圖文并茂、便于理解 | 課件PPT | |
第三階段:課程設計 | 課前課后、一個不漏,分步操作、細節說明 | 講師手冊 |
課前準備、課后復習,一冊在手、學習無憂 | 學員手冊 | |
第四階段:授課技巧 | 聚焦效果、實效為先,集中輔導、通關演練 | 講師認證 |
六、項目課程配置
階段 | 主題 | 參考講師 |
啟動調研 | 每個項目主導老師一名,協助前期準備 | 依據項目而定 |
內訓師素養 | 《內訓師快速入門四重奏》 | 劉老師 |
《心理學在培訓中的應用》 | 李老師 | |
《從人才標準到學習地圖設計》 | 辛老師 | |
《視覺思維在培訓中的應用》 | 張老師 | |
內容開發 | 《TTT-情景式課程開發與設計》 | 張老師 |
《TTT基于五星教學的微課開發》 | 白 老師 | |
《基于實際工作任務的課程研發技術》 | 楊老師 | |
《TTT-最佳績優萃取》 | 夏老師 | |
課程設計 | 《TTT教案設計與游戲式教學設計》 | 王老師 |
《TTT課程設計與資料制作》 | 張老師 | |
《微課制作學堂》 | 邢老師 | |
《P荊斬棘 P沙撿金 T綱挈領——職場PPT制作與呈現技巧》 | 劉老師 | |
授課技巧 | 《臺風速成與精彩演繹》 | 郭老師 |
《金字塔原理——內訓師邏輯表達模型》 | 趙老師 | |
《引人入勝的公眾演說技術》 | 吳 老師 | |
《明星講師授課技巧五段成長進階》 | 樓 老師 |